服务与支持
专一、严谨、准确
    • 扩频激电(SSIP)勘探
    • 音频大地电磁(AMT)勘探
    • 岩矿石标本测试
    • 大洋洲
    • 南美洲
    • 北美洲
    • 欧洲
    • 非洲
    • 亚洲
    • 中国
  • 甘肃白银厂VMS矿区电磁干扰(包括地下采矿、选矿厂和冶炼厂电磁干扰)强烈,价值200多万元的进口激电仪器无法采集到可靠数据,反演不收敛。而扩频激电法在该区得到了验证,激电异常形态与验证钻孔揭示的矿体高度一致, 有效勘探深度达到1000米以上。
  • 在河南某铜钼矿工区,地形复杂,浅部黄铁矿发育,是本项目勘探的难点。本项目实施了扩频激电测深,勘探结果发现矿体部位存在低阻,但多个低阻区无矿体;低频激电响应,发现了许多与铜钼矿不相关的非矿致异常,例如浅部黄铁矿晕和矽卡岩型矿体引起的激电异常。利用中频激电响应,发现浅部黄铁矿晕和矽卡岩型矿体引起的激电异常较平常大大减弱,而斑岩型矿体引起的激电异常大大增强,异常范围和矿体范围基本一致,验证发现了深部斑岩型铜钼矿体,其中钼资源量达10万吨,潜在经济价值200多亿元。
  • 某矿区铅锌矿与碳质地层标本频谱响应可知,铅锌矿标本的频谱响应是频率越低响应越强,碳质地层的频谱响应频率越高响应越强。致密块状铅锌矿体和碳质斑岩在频谱激电响应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通过不同频率的激电响应可以区分铅锌矿和碳质地层的激电异常。
  • 试验测线穿越矿区某矿段,线上(或旁侧投影)的钻孔均揭露到矿体,对比钻孔信息可知:高阻对应剖面浅层的K2x碎屑岩,低阻对应K1z火山岩,而二者合并总体表现为相对低阻,剖面南侧上层的高阻是花岗闪长斑岩体和T1灰岩(或大理岩)的共同反映,矿体集中在两个高阻之间的过渡带,即位于靠近围岩的花岗闪长斑岩体内。
  • 在湖南永州某地采用扩频激电开展锰矿资源的探测。通过测量分析,发现了一条由多个高极化体组成的下凹型异常带,异常带强度与围岩相差10倍,突出而稳定;视电阻率测量结果则表现为“U”型盆状高阻基底包裹低阻的特征。推测其高极化异常带由地下矿床引起;而高阻盆底包裹低阻则指示地层受向斜构造控制。经钻探勘探,发现2条较为连续的锰矿矿脉,厚0.9m~2.8m,品位9.3%~15.2%,与黄铁矿成伴生关系,一同赋存于灰岩中。其矿脉揭露深度、形态轮廓与激电异常十分吻合,说明了扩频激电法在地下矿产资源勘查方面的有效性。
  • 对比钻孔见矿信息,扩频激电测深剖面中部由浅至深的高极化异常形态与钻孔揭露的Au矿体产状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验证了扩频激电方法在金矿勘探的有效性。
  • 图为利用GSEM-W10设备在贵州猪拱塘特大型铅锌矿的AMT探测剖面成果图,测线总长1280米,AMT测点数量为61个,点距20 m,测量的频率范围为1~10400 Hz。从图中可以看出,电阻率梯度变化带和低阻异常顶部是铅锌矿成矿有利区,且剖面中的异常与矿体的形态和位置都吻合得很好。该案例的勘探成果以文章《Audio Magnetotellurics Study of the Geoelectric Structure across the Zhugongtang Giant Lead‒Zinc Deposit, NW Guizhou Province, China》形式发表在SCI期刊上。
  • 图为在安徽茶亭斑岩铜矿的AMT勘探剖面成果图,测线长度4km,点距100m,共布设了40个测点。从图中可以看出,高阻对应剖面浅层的K2x碎屑岩,低阻对应K1z火山岩,而二者合并总体表现为相对低阻,剖面小号上层的高阻是花岗闪长斑岩体和T1灰岩(或大理岩)的共同反映,矿体集中在两个高阻之间的过渡带,即位于靠近围岩的花岗闪长斑岩体内。故该测量结果与钻孔揭露信息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 待施工区黄铜矿与矿体围岩标本频谱响应可知,黄铜矿等岩样在复电阻率频谱曲线上呈现低阻高极化的特征,从截图上可见在低频部分有明显的极化现象,其电阻率受矿物成分的含量及联通程度影响。从反演结果上,时间常数τ1明显大于玄武岩、凝灰岩等非矿围岩样本(时间常数τ越大相位峰值点越向低频方向偏移),这是区别含矿样本与围岩的重要参数。玄武岩与凝灰岩等火山岩,在频谱曲线上呈现高阻低极化的特征,在低频处极化现象微弱。因此在该工区采用0.1Hz以下频率进行SSIP数据采集,可以很好地甄别黄铜矿等岩矿石类型。